发表时间: 2020-05-18 18:24:44
作者: 鱼跃商城
浏览:
1.血糖仪的准确性因素:通常所说的血糖仪的准确性包含了两个方面:准确性和精确性。国际上遵循的是ISO15197-2013的标准。
准确性要求: 指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与实验室血糖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患者同一部位血样血糖仪测试的全血结果和生化仪测试的血浆结果之间的偏差应控制在如下范围,至少95%的测试结果满足:当血糖浓度<5.6 mmol/L时,应在±0.83 mmol/L偏差范围内;当血糖浓度≥5.6 mmol/L时,应在±15%偏差范围内。99%的结果偏差在一致性网络误差分析栅格的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精确性要求:指同一样本多次重复测量后的一致程度。血糖浓度<5.6 mmol/L 时,标准差<0.42mmol/L;血糖浓度≥5.6 mmol/L,变异系数(CV)<7.5%。
2. 血液中物质的干扰性因素: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糖仪检测技术均采用生物酶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葡萄糖脱氢酶(GDH)两种。
GOD血糖仪对葡萄糖特异性高,不受其他糖类物质干扰,但易受氧气干扰。GDH血糖仪无需氧的参与,不受氧气干扰。GDH还需联用三种不同的辅酶,FAD-GDH和NAD-GDH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木糖与葡萄糖,PQQ-GDH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麦芽糖、半乳糖、木糖与葡萄糖,可能与血样中麦芽糖、半乳糖等发生反应,导致血糖结果的假性升高。经突变改良的Mut.Q-GDH原理的血糖仪无麦芽糖、木糖等糖类物质干扰。
血糖仪采用血样大多为全血,因此红细胞压积影响较大,相同血浆葡萄糖水平时,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全血葡萄糖检测值会逐步降低。有红细胞压积校正的血糖仪可使这一差异值减到最小。
常见干扰物有: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等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当血液中存在大量干扰物时,血糖值会有一定偏差。pH值、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都是血糖仪和试纸最佳工作状态的必要条件。
3.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差异的因素:通常血糖仪采用毛细血管全血,而实验室检测的是静脉血清或血浆葡萄糖,采用血浆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与实验室数值较接近。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会略高于静脉血糖,若用全血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较实验室数值低12%左右,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与静脉血浆血糖较接近。
4.操作者技术因素:操作不当、血量不足、局部挤压、更换试纸批号校正码未换或试纸保存不当等都会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
猜你还喜欢